地上道路會“喝水”,地下管廊機器人巡檢 南部新城16個涉路工程通過驗收
更新時間:2022-09-18 09:00 信息來源:南京日報 瀏覽次數:加載中......次
記者16日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今年在市政監督站組織監督下,南部新城16個涉路項目通過驗收。這些項目投用后,將服務提升南部新城內部建設,提高區域路網通行能力,銜接新城對外連通。
在南部新城南片區,推土機、壓路機、水泥泵車及運送材料的貨車來回穿梭,幾條配套市政道路正加緊推進。據了解,南片區區域內共有市政道路23條,總里程25.8公里。目前,祥天路、佳營路、匯景北路、匯景西路、匯景東路、柴園北路、神機營路等道路已通過驗收,驗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區域內承天大道、夾崗門路、國際路節點、明賢路節點、廣洋路等道路也基本建成,正按計劃推進竣工驗收。南片區內密布的路網格局基本成型。?
行走在南部新城道路上,抬頭看不到一根電線,13條總長約23.9公里的綜合管廊基本建成。“南部新城是江蘇省綜合管廊試點地區,祥天路、匯景北路等下面都有管廊。”相關負責人介紹,南片區已驗收的道路中,多條都設有纜線管廊。承天大道干線管廊、匯景北路支線管廊交會處是綜合管廊控制中心,中心24小時運行,通過智慧化手段,監控風機、水泵、電子井蓋等運行狀況。數據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立即發出警報,方便后臺工作人員遠程指揮。在桿線電力艙內,還配置了巡檢機器人,能順著軌道滑行,“眼睛”360度旋轉,將監測到的溫度、濕度等數據實時傳輸到控制中心。
除了地下管廊,南部新城也在強化道路海綿性。新建道路同時鋪設雨污水管道,設置雨水管道、雨水箅子等排水設施。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讓道路“能呼吸”“會喝水”。?
南部新城設計“街巷縱橫、綠道延伸、小街區密路網”的特色路網體系,塑造多樣宜人的街道空間。在片區內可以看到,道路兩側均采用鄉土樹種,喬木、灌木、地被分層次立體綠化。中分帶綠島中采用四季花草,搭配灌木球和小喬木,色彩搭配平衡,高低錯落有致。?
南部新城計劃新建5條主干路、12條次干路、13條支路,總長約45公里。新建特色街巷13條,總長約11.3公里。截至目前,除部分道路段落受地鐵、征地拆遷影響暫不具備施工條件外,大部分道路已基本建成,并陸續投用。
2022年9月18日 南京日報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