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省級雙擁模范區“九連冠”
更新時間:2022-08-29 09:00 信息來源:秦淮發布 瀏覽次數:加載中......次
今年8月
江蘇省第十二屆雙擁模范城命名
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
在寧舉行
作為古都金陵的中心城區,秦淮區不僅是國家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也是駐軍大區和優撫安置重鎮,所轄區域內退役軍人及各類優撫對象約5萬人,軍休干部及無軍籍職工接收安置人數更居江蘇之首。深厚的光榮傳統、豐富的紅色資源、濃厚的雙擁氛圍,為秦淮區雙擁工作奠定了優良的基礎。
近年來,秦淮區大力弘揚雙擁光榮傳統,發揮雙擁工作特有優勢,持續推進雙擁政策落地見效,締造了軍政軍民關系堅如磐石的大好局面,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新飛躍。
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全面擁軍體系
近年來,秦淮區圍繞雙擁工作,聚焦部隊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問題,建立健全從就業、就學、就醫、撫恤和獎勵的全面擁軍體系。
積極與軍地單位溝通配合,建立完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了500余名部隊子女入學、轉學難問題和80余名軍嫂隨調、就業問題,協調解決了6名烈士子女入學、辦理中考加分問題和5名烈士遺屬就業、撫恤問題。2021年南京疫情期間,該局啟動雙擁工作軍地會商協調機制,解決駐區部隊10000余名部隊官兵的核酸檢測,進一步加深軍地聯系。
精準化、多樣化助力退役軍人及軍屬就業。針對退役士兵、轉業干部不同文化、不同崗位需要,挑選不同類別承訓機構4所,科學甄選培訓專業、做到因材施教,打造“沉浸式”退役軍人職業培訓模式。兩年來線上線下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3場,79家企業提供了總計569個優質崗位,吸引有就業意向的退役軍人及軍屬620余人。
做實入伍歡送、退役返鄉迎接、懸掛光榮牌、送立功喜報等擁軍優屬活動。截至目前,累計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送喜報40余次;“八一”期間,走訪慰問駐區部隊32批次,慰問品金額達200余萬元。兩年來我們實現隨軍家屬安置率、部隊子女入學率、優撫對象撫恤金按時足額發放率3個100%。
打造“擁軍品牌”,形成新時代雙擁發展格局
近幾年,秦淮區通過重塑、優化、新建多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雙擁工作品牌、創新拓展服務內容,全方位提升了全社會崇軍愛軍的雙擁氛圍。
重塑“雷鋒常駐夫子廟”知名雙擁品牌。多年來,秦淮區始終堅持將學雷鋒活動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雙擁工作有機銜接,自1992年開展“雷鋒常駐夫子廟”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來,通過軍地雙方共同努力、一代代人的堅持與傳承,使學雷鋒便民服務活動常態化、規范化。據不完全統計,“雷鋒常駐夫子廟”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近30年來,參加官兵達1.4萬余人次,累計服務群眾逾10萬人次、捐款超200萬元。為延續擴大該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秦淮區建立和完善夫子廟街道“雷鋒常駐夫子廟”志愿服務館和服務平臺,集軍地學雷鋒史料和活動于一體,把“學雷鋒”重塑為一項軍地常態化服務,賦予“雷鋒常駐夫子廟”新的內涵。
▲2021年5月,秦淮區為軍休干部拍攝“老兵故事”
優化街道特色雙擁品牌。秦淮區整合優化了光華路街道原有少年軍校、軍嫂沙龍、快樂夕陽等為軍服務雙擁品牌為“軍民e家”,通過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舉辦軍人軍屬專場招聘會、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等解決了現役軍人后顧之憂,也促使軍民關系進一步融洽;重新定位朝天宮街道“小巷兵站”,在傳承基礎上形成覆蓋朝天宮西片區、臨近社區全體居民和部隊的服務平臺,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部隊官兵之間的情感紐帶。秦淮區還整合各項資源,把月牙湖公園優化升級為受群眾歡迎、凸顯功能特色的雙擁主題公園。
▲區雙擁辦與區公安分局聯手打造“退役軍人之家”
新建特色雙擁品牌。秦淮區結合自身駐軍大區的優勢,整合12個街道資源與駐區部隊簽訂雙擁共建協議,為各街道常態化開展雙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瑞金路派出所聯手駐區部隊某研究所,創建了全省首家“軍警工作室”;月牙湖街道結合轄區現役和退役軍人多這一特點,創辦了“老兵講堂”;五老村街道與東部戰區總醫院創建了雙擁廣場;此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還創建了“流動型一站式”雙擁服務品牌以及“兵心不忘、初心不改”雙擁文化品牌。